2010年第3期

省建设人力资源协会常务理事会

2011/1/4 互联网 点击:6013

省建设人力资源协会常务理事会
三届二次会议纪要
 

省建设人力资源协会常务理事会三届二次会议2010年4月15日在长沙召开,参加会议的人员为协会常务理事、各委员会秘书长和协会秘书处各部门负责人。会议应到常务理事29人,实到28人(含委托代理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巡视员张建新、厅人教处副处长赵少杰出席会议。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总结、交流2009年协会活动;贯彻2010年全省建设人才工作座谈会精神,部署本年度工作任务;表彰奖励论文评选、课件竞赛活动优秀项目和个人;审议协会内部建设若干事务,会议圆满了完成各项议题。
会议听取、审议并一致通过了张洪钧会长作的协会年度工作报告。会议认为,2009年,协会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为指导,在省住建厅、省民政厅和中国建设教育协会的关心、指导下,坚持改革创新,落实服务宗旨,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工作机制,顺利完成了更名、换届,围绕政府主管部门中心工作积极开展活动,服务行业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办会理念进一步深化;合理布局、优化结构、班子组建为主要内容的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依法按章办会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一年以来,协会积极协助厅人教处开展行业调研、咨询服务;承担或参与建设人力资源有关课题研究、教学指导;组织职工培训、考核评价鉴定;建设好服务平台,当好参谋助手,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迈出了新的步伐,作出了新的贡献。在全体会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成功组织了以协会为平台的课题研究、论文征集评选、院校长论坛、专家讲座等学术活动和考察交流活动,在教育部、住建部、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举办的各项竞赛活动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会议认为2010年协会的工作应继续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为指导,坚持服务中心不动摇;坚持改革创新不停步;坚持自身建设不懈怠,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建设系统人才工作中心,与建设行政部门工作紧密配合,充分发挥社团组织有效平台,在2010年湖南省建设人才工作要点指导下,落实三届二次常务理事会议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工作任务,各委员会重点抓好一、两项凝聚力强,影响力大,会员单位普遍受益的活动;活动创意有所突破,形式和内容有所创新,在09年开创良好局面基础上,提高到新的水平。
张建新同志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她充分肯定三届常务理事会在2009年协助建设人力资源行政管理部门,为行业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勉励大家在新的一年再接再励,进一步更新观念,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当好参谋助手,为建设教育和人力资源工作做出更大成绩。赵少杰同志在讲话中回顾了近年来我省在建设人才工作,特别是建筑业农民工培训方面所作的艰苦探索和努力创新,创造了一系列经验在全国应用,这些成绩凝聚了大家的智慧和汗水。她通报了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人教处长座谈会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有关建设人才工作重要资讯,强调当前国家和行业部门对建设教育培训高度重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都有相应的政策措施出台,工作大环境越来越好,希望大家坚定信心,发挥协会的积极作用,做出新的贡献。
会议审议并通过《湖南省建设人力资源协会课题研究与论文评选管理办法》;对协会第七届优秀论文作者、2009年通讯工作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并为我省选送的中国建设教育协会2007-2008年度优秀论文作者、第三届课件大赛获奖者颁发了奖金。会议还通过以下事项:1、吸收辰溪县自来水公司、会同县自来水公司、武冈县自来水公司、潇湘城建培训学校为团体会员。2、袁刚强同志任协会常务理事、副会长、职业院校委员会主任,柴世钦同志不再担任协会常务理事、副会长、职业院校委员会主任;尹华丁同志任职业院校委员会秘书长,刘孟良同志不再担任职业院校委员会秘书长。3、同意桂兹军同志任协会常务理事,钟少云同志不再担任协会常务理事。4、同意严钧同志任协会常务理事、高等学校委员会副主任;颜东煌同志不再担任协会常务理事、高等学校委员会副主任。会议通报了2009年会费收支情况,一致同意本会团体会员会费标准为每年1000元。
会议要求,各委员会要抓紧召开工作年会,认真学习、贯彻、落实领导讲话和三届二次常务理事会议精神,完善2010年委员会工作计划,及时将全年工作安排意见报协会秘书处。要及时做好近期重要活动筹备和协调,同时对已立项的课题研究工作和刊物组稿,要抓早抓细,使各项工作更加程序化、规范化、精细化,推动各项工作健康发展。

 
 
 
省建设人力资源协会常务理事会
三届二次会议工作报告
张 洪 钧
 

各位常务理事:
    这次常务理事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协会2009年度的工作,研究、部署2010年工作任务。现在,我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2009年工作总结
2009年,我会更名换届,是其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一年来,在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的指引下,在省住建厅、省民政厅和中国建设教育协会的关心、指导下,新的建设人力资源协会坚持改革创新,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工作机制,落实服务宗旨,围绕政府主管部门中心工作开展“研究、咨询、培训、交流”活动,为当好参谋助手、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迈出了新的步伐。
(一)坚持科学发展,以换届更名为契机推进协会自身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为指导,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圆满召开,顺利完成了协会更名换届工作。在这以前,换届更名曾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酝酿、筹备过程,这既是一个观念更新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通过换届更名,进一步推进了协会的自身建设。               
一是以“诚信夯根基,服务求发展”这一办会理念为核心的思想建设进一步深化。建设教育协会更名为建设人力资源协会,标志着办会理念的转变;标志着工作领域的延伸、拓展;标志着为基层、为企业服务的职能增强,符合形势发展要求,利于更好地贯彻党和国家人才强国战略,服务行业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也利于协会自身的长远发展。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诚信夯根基,服务求发展”的办会理念进一步深化。
二是以合理布局、优化结构、班子组建为主要内容的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按照优化结构、合理布局的原则,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领导班子和常务理事;根据工作需要和会员单位特性归类设置了新的分支机构,由原来的三个委员会扩充为建筑企业、公用事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咨询管理等五个委员会;通过重新登记、宣传发动,会员单位由89家扩充到102家;各委员会根据协会的统一安排,在5-7月间相继召开了三届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工作年会,听取审议了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领导班子,审议通过了委员会工作规程,部署安排了2009年工作任务。完善的机构和班子为本届协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三是以修订协会章程,完善内部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通过章程修改,协会宗旨、业务范围、各有关工作程序及民主管理制度等进一步明确;根据工作需要,修改完善了包括日常工作制度、文件收发制度、学习会议制度、民主决策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在内的“内部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完善了“课题研究和论文评选管理办法”;各分支机构相应制定了委员会“工作规程”,明确了会员单位的职责和义务,并就有关工作建立了相关制度。依法按章办会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
(二)坚持服务宗旨,以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为中心发挥协会职能作用
 2009年,我会坚持服务宗旨,围绕行业人才队伍建设这一中心工作,搞好咨询服务,当好参谋助手。
1、参与民主决策,当好政府参谋。充分发挥协会人才和智力优势,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民主行政、科学决策中,组织有关会员单位专家、教授和负责同志积极参加有关单位召开的各类座谈会、务虚会、调研会和研讨会,为推进我省建设人才工作和科技创新发展建言献策,当好参谋。
2、参与行业调研,提供咨询服务。围绕建设教育改革发展和行业人力资源开发等内容,配合厅人教处深入开展行业调研。如,建设行业紧缺人才调查研究、建设类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研究、土建工程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研究、建筑业农民工骨干培训研究,以及市州单位结合本地区、本行业、本部门实际开展的各类调查研究等。这些调研活动,目的明确,内容实在,对政府决策参考具有一定借鉴作用,部分研究成果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推广应用。如,制定出台《湖南省土建工程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办法(试行)》,并在今年高级职称评审中运用,社会反映很好;出台实施《湖南省2009年至2012年建筑业农民工骨干培训计划》,开创了我省建筑农民工培训工作新局面。
3、深化教学研究,强化服务指导。建筑农民工骨干培训是我省今年培训工作的重点,协会配合厅人教处积极做好培训教学服务工作。一是配合抓好培训试点,制定培训工作计划。在厅人教处的统一组织下,年初与湖南建筑高级技工学校在长沙县、湘阴县、衡阳县、龙山县、湘乡市和顺天建设集团、长大建设集团、省建六公司等地区与企业开展劳务作业队长、班组长培训试点,培训学员1200多名。通过行业调查和培训试点,制定出台了全省建筑业农民工骨干2009-2012年培训计划。二是配合抓好课题研究,开发骨干培训教学文件。在厅人教处的具体指导下,组织开展《建筑施工作业队长培训研究》、《建筑劳务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研究》、《建筑施工作业班组长培训研究》、《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指导性教案开发》等课题研究,用课题研究带动农民工培训工作思路创新、机制创新、培训模式创新。目前,四个课题已通过验收结题,相应层次农民工骨干培训教学文件得到开发应用。三是配合抓好示范培训,引导骨干培训全面开展。配合厅人教处,于8月份举办全省首期建筑劳务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班,培训按模块式组织教学,学员爆满,效果显著,为指导全省农民工骨干培训起到了引导性、示范性作用。在配合厅人教处做好培训教学服务方面,省城建职院和省交通工程职院积极参与,发挥了重要作用。
4、开展职工培训,提高队伍素质。根据省厅统一安排,协会各委员会开展各类职工培训。一年来,全省共创建农民工学校903所,完成建设职业技能培训鉴定71577人,为年度目标任务的143.2%;实施“阳光工程”培训247人、技能就业培训10924人;完成农民工骨干培训13100人,其中作业队长4218人,班组长8882人;完成建筑施工企业“三类人员”培训考核12716人,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培训7300人;供水行业培训员工700余人,燃气行业培训技能鉴定考评员254人;全省17897岗次“五大员”通过培训考核获得上岗证书。各类培训的广泛开展,为提高行业职工队伍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
5、配合职称改革,搭建服务平台。一是在厅人教处具体指导下,配合做好土建工程职改工作,通过实施“以考代评”、“一考两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拓宽人才成长通道,今年全省土建工程专业初中级报考22257人,高级报考1582人,同比去年分别增长14.7%和38.4%;二是为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促进我省建设类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在厅人教处统一安排下,配合做好“2009年湖南省建设行业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宣传舆论、现场组织等服务工作,为招聘会的成功召开,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为促进建设职业院校建筑类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职业院校委员会和建筑企业委员会在省城建职院联合举办了“湖南建设职业院校2010届毕业生供需见面暨校企合作洽谈会”,部分职业院校与100多家建筑企业参加了会议;四是为推进农民工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工培训质量,咨询管理委员会促成长沙市教培中心与省内四家特、一级企业签定校企合作协议,推行校企合作培训模式,取得了明显的培训教学效果。
6、建立信息平台,提高管理水平。建立澳门威斯人游戏平台网址v4.9.8(中国)信息有限公司,在搞好各类培训考试管理的同时,拓宽网站服务功能,提供政务信息查询、考试查询、证书查询等服务,实现职业技能鉴定、劳务人员持证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持证的信息网络化管理。
7、完成交办事宜,当好行政助手。完成有关会议资料和会务接待工作,协助搞好有关宣传报道工作,协助搞好各类培训考试考务组织与管理工作,协助搞好职称晋升考试命题、阅卷、巡考工作等。
(三)坚持特色机制,以开展经常性活动为抓手注入协会生机活力
坚持在主管部门和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指导下,紧紧依靠会员单位,积极开展“研究、咨询、协作、交流”活动。
1、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发挥科学研究的先导作用,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2009-2010年度课题申报踊跃,23个课题通过评审立项,课题内容着重于建设人力资源和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协会已就课题立项下发通知(湘建人协[2009]9号),对课题的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成果鉴定、结题验收等后续工作作了安排。
2、组织开展论文征集评选活动。根据湘建人协[2009]1号文件安排,第七届论文征集评选工作如期完成。本次活动共征集论文62篇,初评推荐54篇,其中高等院校3篇,职业院校15篇,建筑企业9篇,公用事业10篇,咨询管理17篇。经组织专家评审,按公平、公正原则和评奖办法,评出一等奖6篇,二等奖12篇,三等奖20篇。
3、成功举办建设职业院校校长论坛。今年11月10-11日,由协会职业院校委员会主办、湖南交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首届湖南省建设类职业院校校长论坛”圆满成功。论坛以“改革·创新·发展”为主题,交流推广各院校“依托行业、对接产业,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之路”的成功经验,促进了院校间交流合作。
4、开展经验交流,举办专家讲座。职业院校校长论坛广泛交流了办学经验,并邀请湖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曾宪章教授做了“创新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专题讲座。在建筑企业委员会年会上,中建五局和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就人才工作作了专题发言,交流了经验,并邀请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单汨源教授作了题为“导入卓越绩效模式与创新绩效管理”的讲座。公用事业委员会组织外出考察学习,收益匪浅。
5、积极参加教育部、住建部、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举办的各项竞赛活动。为加强交流,相互促进,积极参加一些全国性竞赛活动和研究活动。(1)组织参加教育部职成教司、建设部人事司、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和天津市教委联合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我会员单位长沙建筑工程学校派出的五名选手获得2金2银1铜的好成绩,获奖率100%。(2)组织参加由教育部、住建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我会员单位湖南大学三学子不畏强手,努力拼搏,夺得大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九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本次大赛,汇集了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的包括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在内的58所高校59支参赛队近200名精英学子,特等奖仅设2名。(3)组织参加中国建设教育协会07-08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评选,参与面较广,获奖率较高,47篇参评论文共获二等奖5篇,三等奖10篇,获奖总数占该项目评奖总数1/3。(4)组织参加中国建设教育协会第三届教学课件大赛,选送大本、高职共14个参赛课件,获得了6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的好成绩,一等奖总数与江苏并列第一,省协会获得本届课件大赛优秀组织奖。(5)组织参加中国建设教育协会2009年科研课题申报活动,共申报课题12个,其中建筑企业1个,职业院校6个,高等院校5个,经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审定,省建工集团石俊云《建筑企业人才激励机制研究》等6个课题批准立项。
6、认真搞好《中国建设教育》杂志协办工作和《湖南建设人才》编发工作。作为《中国建设教育》杂志协办单位,我会尽职尽责,全年荐稿45篇,发表32篇,其中高等院校15篇,职业院校16篇,咨询管理1篇。编发《湖南建设人才》6期,发稿55篇,各委员会稿件20篇,其中咨询管理委员会10篇,职业院校6篇,建筑企业3篇,高等院校1篇。
7、评选表彰2009年通讯工作先进个人。根据为《中国建设教育》杂志和《湖南建设人才》内刊组稿、撰稿情况,评选长沙市建委刘艳清、湖南大学李峥、湖南城建职院李曾辉、长沙市安监站刘艳等4位同志为2009年湖南省建设人力资源通讯工作先进个人,并予表彰。
二、2010年工作要点
2010年省建设人力资源协会工作的基本思路是:继续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为指导,坚持服务中心不动摇;坚持改革创新不停步;坚持自身建设不懈怠;坚持真抓实干不折腾,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建设系统人才工作中心,深入开展“研究、咨询、培训、交流”活动,为创建协会一流工作,更好发挥参谋助手和桥梁纽带作用作出新的成绩。
具体工作要点如下:
1、开好工作年会,做好计划安排。年初召开协会三届二次常务理事会,贯彻落实全省建设工作会议、建设人才工作座谈会及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有关会议精神,总结、部署2009年和2010年协会工作。指导开好各委员会工作年会,落实三届二次常务理事会议精神,制定2010年委员会工作计划。
2、开展行业调查,提供规划参考。积极参与全省建设系统人力资源调查,研究探讨行业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与实践,为主管部门制定“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研究提供一手资料。
3、贯彻国办文件,服务骨干培训。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11号),认真落实《湖南省2009至2012年建筑业农民工骨干培训计划》,配合厅人教处继续做好农民工骨干培训课题研究,开发相应教学文件,配合抓好课题成果的推广应用,协助开展师资培训,配合抓好相关层次、类别的农民工骨干示范性、引导性培训工作。
4、开展行业培训,提高队伍素质。配合厅人教处抓好土建工程专业技术职务考评和建筑企业基层专业技术管理“五大员”岗位资格培训考试和发证工作;配合抓好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供水、燃气、污水处理、园林绿化等行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和岗位资格培训鉴定工作;配合抓好建设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和建筑施工企业“三类人员”安全生产培训考试工作。
5、抓好网站建设,强化服务功能。制定《湖南省建设人力资源网站管理办法》,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服务功能,发挥网站信息平台和工作平台作用,促使建设人才管理科学、规范、高效,增强办事透明度和公正性,提高人才工作服务质量和水平。
6、开展课题研究,提供咨询服务。加强课题管理,搞好本年度23个立项课题的中期检查和年底评审结题。加强在中国建设教育协会立项课题的管理,控制进度,保证质量,力争六个立项课题年底全部通过结题验收,并配合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四届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建设类专业教学改革论坛”,撰写阶段性研究成果论文,于9月底前向中国建设教育协会秘书处推荐。根据本会论文评选管理办法,部署安排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工作。注重课题成果的推广应用,积极为政府主管部门提供咨询服务和决策参考。
7、加强协作交流,丰富活动内涵。发挥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加强校校、校企及会员单位间的协作交流,积极参加中国建设教育协会组织开展的学习交流活动,丰富活动内涵。围绕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和建设教育改革发展主题,组织开展各委员会主题年会、专题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和专家讲座;举办首届建设类高等院校书记校长论坛和第二届建设职业院校校长论坛;组织参加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举办的“第六届建筑类高校书记、校(院)长论坛”、“第二届建设类高职高专书记、院长论坛”和中职校书记、校长论坛;根据需要,组织外出学习、考察,开阔眼界,增进交流。
8、着眼人才培养,搭建服务平台。加强建设类高校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培养,开展由省住建厅主办、与高等院校委员会中南大学共同承办的全省第四届建设类高校大学生结构模型创作竞赛活动;加强建设类职业院校高素质技能型实用人才培养,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行职业院校毕业生双证制度,搞好职业院校委员会和建筑企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湖南建设类职业院校2010届毕业生供需见面暨校企合作洽谈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配合省住建厅组织开展“双师型”教师评选表彰活动;以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活动为载体,组织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建筑工程技术技能比赛和第三届广联达软件算量大赛,组织参加中国建设教育协会第四届建筑类多媒体课件大赛。
9、完善工作机制,促进“两刊”建设。充实人员队伍,完善稿源机制,进一步搞好《湖南建设人才》内刊编发工作和《中国建设教育》杂志协办工作。全年编发内刊6-8期;为杂志荐稿不少于40篇,其中高等院校不少于10篇,职业院校不少于15篇,建筑企业、咨询管理和公用事业均不少于5篇。
10、当好行政助手,完成交办事宜。配合厅人教处,搞好有关会议材料及考务、会务与接待等工作;配合省厅完成史志编写。根据省住建厅《关于认真组织开展<湖南省志·城乡建设志>编写工作的通知》精神,配合厅人教处搞好本志“建设教育”章节的编写,按照总体工作安排,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确保按时完成初稿编写任务。结合史志编写,总结经验教训,为更好规划建设教育未来提供历史借鉴。
11、适应形势发展,加强自身建设。为适应经济发展、社会转型的新形势要求,更好发挥党组织在协会工作中的引领作用,积极创造条件成立协会党支部,并组建工会,加强协会民主管理。要进一步拓宽协会社会功能,扩大组织覆盖面,动员、吸收更多有影响的行业和单位加入协会组织。要进一步加强协会内部管理,加强工作人员政策法规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质、组织能力和服务水平。
和谐凝聚力量,信念铸就辉煌。让我们在省住建厅和省民政厅的关心指导下,在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和兄弟协会的支持帮助下,更加努力工作,不断开拓进取,为服务我省建设事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湖南省建设人力资源协会
课题研究与论文评选管理办法

为充分发挥本会“研究、培训、咨询、服务”职能和会员单位人才优势,推动学术繁荣,提高理论创新研究水平和成果应用推广能力,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课题研究活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政治导向,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为指导,促进建设事业发展,促进建设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建设人才队伍建设。
第二条  本会支持和鼓励各委员会、会员单位积极参与研究活动;并仅受理各委员会、会员单位课题立项申请。
第三条  本会定期部署课题研究工作,确定课题研究方向,制定年度研究计划,发布课题研究指南,组织课题研究活动。
第四条  课题研究每两年为一活动周期,上一年度上半年组织课题申报立项,下一年度下半年完成课题成果评审结题。
第五条  课题申报按个人(或单位)申请(申请表见附件)、单位推荐、各委员会初审后上报协会的程序进行。有重大研究价值课题或课题申报时限紧迫的特殊情况,本会可直接受理。本会主要受理、组织建设人力资源相关课题研究。
第六条  本会组织专家对申报课题审核,确定研究计划,及时通知申报单位(人),正式立项。
    第七条  本会接受建设行政部门和社会组织委托,承担建设人力资源相关课题研究和成果推广项目,由本会与委托方签订委托协议,组织本会相关委员会和会员单位开展研究活动。
    第八条  课题研究经费原则上由主持单位承担。接受委托、委托方安排有研究经费的项目,课题经费按独立结算、专款专用、接受监督的原则使用。
第九条  课题立项后,主持单位应按科研课题管理程序开展研究活动,开题时组织报告会,充实完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落实人员和技术措施;研究过程中,把握研究进度,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结题时应提出研究报告,汇集研究成果,申请成果验收。
第十条  课题研究过程中,本会负责对项目研究进度、经费使用、初步成果进行中期检查;提供力所能及的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和指导。
第十一条  本会对课题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创造性、应用性,作出评价,决定是否通过验收和结题。重大项目成立项目验收小组,由5—9名有关专家组成,验收小组成员应认真审查验收材料,必要时进行现场考察、测试,并召开现场评议会,提出验收意见。本会根据验收意见,提出“验收合格”、“验收基本合格”、“验收不合格”的结论性意见。
第十二条  本会定期组织优秀科研课题成果评选活动,并积极选送优秀科研课题成果参加有关部门和组织举办的优秀科研课题成果评选活动。优秀科研课题成果评选委员会由7—9名有关专家组成,坚持专家委员会集体评议,不计名投票方式表决。
第十三条  本会围绕建设人力资源开发和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的主题,开展论文征集、评选活动,论文征集、评选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上年上半年发布信息、征集论文,下年下半年进行评选。
第十四条  优秀论文评选按以下程序和要求进行:
1、各委员会按当次论文评选要求进行初评,并将初评入选论文推荐上报,参加省协会优秀论文评选。
2、本会组成论文评审委员会,具体负责论文评选工作。评委会由5至7名具有副高以上职务的相关专家组成。论文评选要坚持标准,力求客观、公正,按科学性、创造性、实用性、可读性对论文作出客观评价,在充分评议基础上采取不计名投票方式表决。
3、优秀论文按初评上报论文总数60%评定,并按1:2:3确定一、二、三等奖。
第十五条  本会根据专家对课题成果的应用价值评审意见,向建设行政部门、会员单位和其他相关组织推荐、实验、试用,组织研究成果推广。各年度评选出的优秀论文,可酌情举行论文发布会;汇编成集交流;推荐有关报刊刊登。
第十六条  本会对优秀科研课题成果主持单位或个人、优秀论文作者给予表彰奖励。
 
       2010年4月8日

 
 
 
地址:长沙市解放中路86号湖南省住建厅综合楼1303室
电话:0731-82231030     传     真:0731-82223266
邮编:410011            电子邮箱:tangxiaorong0728@163.com
报:建设部、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各省市住建厅、本省相关厅局
送:各市州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省建设人力资源协会各团体会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