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2期
2020/8/26 澳门威斯人游戏平台网址v4.9.8(中国)信息有限公司 点击:6605
※共抗疫情※
省建设人力资源协会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省建设人力资源协会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认真落实各级疫情防控部门及行业党委的工作安排,迅速行动、全面部署、全面动员,充分发挥协会服务社会的主体责任,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坚持政治引领,提高思想认识。春节休假和疫情居家办公期间,充分利用“学习强国”“腾讯会议”“微信视频”等平台,开展全员集中学习,主要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1月27日李克强总理考察指导湖北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讲话精神、2月3日中央研究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月23日习近平同志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等,协会工作人员在学习中进一步增强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做到了“两个维护”,对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强化责任担当,筑牢疫情防控防线。协会坚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一是全力抓好协会工作人员管理,居家办公期间采取视频“日报制”的方式,全面核查工作人员及家属情况。二是召开专门会议迅速动员,要求全体党员及工作人员强化使命担当、主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一线。三是捐款捐物,联合抗击疫情。在口罩最紧张的时候,协会千方百计购买了400个口罩,捐赠社区抗疫一线“战士”;积极对接湖南省慈善总会,捐款3万用于疫情专项防控,秘书处工作人员及党员自发捐款2900元。在抗击疫情关键时期,协会工作人员主动“请缨”参加社区志愿者执勤,进行疫情排查工作。四是紧密联系企业,对企业复工复产加大宣传,指导鼓励会员企业积极做好复工复产工作。五是向社会公布协会各部门联系电话、手机号码,24小时开通电话咨询服务,为来电者及时解决问题。六是全力配合社区,及时报备协会相关情况,主动做好复工前的准备工作,复工后做好协会工作人员每天两次体温的登记,在公共区域配消毒液、酒精、艾条。对来协会咨询的办事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做好详细登记。
多措并举,宣传引导到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后,协会迅速行动坚持疫情、舆情两手抓,一是在协会网站、协会微信公众号上专门设立宣传疫情防治工作栏,转载疫情防控各项规定、政策措施,防疫知识,会员单位、企业复工复产动态等,引导广大群众正确理解、积极配合、科学参与疫情防控。二是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利用协会平台、微信帮助企业招工、学生就业,建立专门“企业招工、学生就业”微信群,组织发动企业、院校在线上开展招聘活动。为企业学校搭建交流平台。三是积极宣传疫情防治工作,要求协会工作人员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不在朋友圈、微信群、网络发布未经证实的虚假消息,汇聚正能量,凝聚精气神,截止目前,累计通过协会网站、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100余条,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强的舆论保障。
强化示范带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协会党员同志率先垂范,谋划在前、冲锋在前,成为危难中的主心骨。协会党员同志第一时间向行业党委、社区“请战”投入抗击疫情一线。及时响应中组部号召,组织党员第二次捐款,每位党员同志积极响应。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带头科学防护,自觉做好联防、排查、值守等工作,在疫情防控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通讯员:李冯 左阳)
※会员抗疫※
众志成城抗疫情 万众一心保民生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应急防控工作启动以来,省建设人力资源协会公用事业委员会各会员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讲话及指示、批示精神,严格执行上级的决策部署,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目前各会员单位各项防疫工作有序进行,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水司充分认识疫情复杂性和严峻性,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将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重大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
长沙水业集团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明确安委会承担应急防疫指挥部职能,设置6个防疫工作督导小组,由班子成员任组长,加强对各自分管板块、职能条线的监督指导,构建了“1+1+6”的防疫督导、服务指挥体系。株洲水务集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综合组、保障组、宣传组、监察组等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层层压实责任。全面部署应急值班、信息报送、联防联控、宣传引导等工作,为各部室单位做好防控工作绘制了“作战图”。其他水司均第一时间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全面统筹疫情防控工作,强化整体部署,制定系统性工作预案,为疫情防控提供坚强的组织领导。
二、强化民生保障。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各水司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积极应对,确保供排水安全优质稳定。
长沙水业集团与全市医疗机构建立联络机制,对46家发热门诊医疗机构以及大型医院供水设施、水压水量开展保水特护。特别是对长沙市一医院北院加强工作力量,夜以继日进行应急供水工程施工,仅用5天时间先后完成两路水源的接入,及时满足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用水需求。排水公司厂区重要设备区域线路做到一天两巡,确保每一处设备、每一个部位、每一个环节检查到位,消缺到位,切实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生产平稳运行,污水出水水质达标排放。
株洲水务集团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以“打硬仗、赴大考”的姿态严阵以待、严防死守,全力以赴保障城市供排水安全优质稳定。1月25日,大年初一,供水服务分公司赶赴新华西路大坪路路口DN600管爆管现场进行抢维修,直至次日凌晨2点完工。节日期间供水服务分公司共实施抢修40处,前往有疫情防控的小区两次,在全面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正常用水。
衡阳水务四个自来水厂加强对供水设备设施的巡查,确保设备设施运行良好。信息部门加强科学调度,着力保障重点单位,包括医院、市疾控中心、邮电电信、移动通信、广播电视台、应急指挥中心、有关生产企业和相关交通物流仓储企业的日常用水。
邵阳水司面对城区消毒药水紧缺的局面,截至2月1日,公司已无偿向市区单位提供次氯酸钠消毒液60吨。湘潭中环水务向当地湘乡市人民医院紧急支援次氯酸钠消毒药剂,解决医院燃眉之急。
宁乡水务全力确保医院、政府、防控物资生产企业等重点单位的供水安全,对医疗机构周边的供水管网逐一排查供水安全隐患。醴陵市自来水公司加强水源卫生巡查防护并如实做好登记记录,防止水源受污染等应对举措。
各水司水质监测部门增加对原水、出厂水、管网水、二次供水各项水质指标的检测频次,保证实时监控水质情况。严格履行水质三级管理制度,强化水厂安全生产。加强热线值守和线上服务,确保用户服务需求。注重强化与主流媒体的对接,将供水保障和服务措施及时传达给市民。多个水司承诺在防疫期间居民不会因欠缴水费被停水。
三、强化应急响应。无畏艰险,逆向而行的水务人用实际行动守护着城市的供排水保障工作。特别是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彰显了党员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打赢防疫攻坚战提供坚实保障。
长沙水业集团成立“党员应急防疫救援突击队”12支,并组织抢修人员24小时待命,加强对重要用户水压水量需求的关注,对加压泵站、重要供水管网设备进行了“拉网式”巡查,确保医院等重点场所及市民用水水量足、水压够、水质优。超过70名工作人员放弃休假时间,报名志愿突击队,随时接受供水保障工作调度。
株洲水务集团党委发出倡议《让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号召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600余名党员在微信群签订《党员“亮身份、走在前、做表率”,阻击疫情“十带头”承诺书》。
衡阳水务集团党委、各党支部、全体党员“三级联动”、全力出击,以保障供水安全和对员工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抓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落地,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
湘潭中环水务的管网伸到哪,党旗就飘到哪,大年除夕维修班的党员同志们冒着寒冷,雨中作战三个多小时,抢修爆裂水管,得到市民的充分肯定。
娄底水司安排应急处置、管网维抢修人员30余人随时待命,确保城区供水管网安全运行,保障防控期各类用水故障得到及时处置。常德水司、邵阳水司、星沙供水公司、宁乡水务、醴陵水司、会同县供水公司加强供水应急抢修等工作,均成立了24小时应急抢修队伍,加大对城区供水管网的巡查,发现漏点及时抢修。
四、强化内部防控。为保证防疫期间生产及人员安全,各水司联防联控、严格把关,层层保障,确保防疫物资及各项防疫措施及时到位。
各水司均购置口罩、消毒液、酒精等防疫应急物资,并及时发放至各部门、单位。在检查消毒方面,明确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办公及生产区域,工作人员要求做好体温测量,并配戴口罩等防护用品。对会议室、电梯、楼道等公共区域定时进行消毒防护。实行分餐制,要求员工不在食堂集中就餐,进一步保障职工安全、健康。长沙水业集团、株洲水务集团四水厂启动钉钉健康打卡,及时掌握员工健康信息。株洲水务集团四水厂还针对市公共交通和网约车停运情况,安排专人对居住偏远且无交通工具的员工进行接送,让员工能够安心工作。
五、强化信息报送。各水司严格督查工作落实和信息畅通,做好员工信息收集工作,重点掌握未返长和疫情相关员工的情况,做到员工健康状况的精准动态管理。
长沙水业集团从1月24日起,对集团2700名员工个人情况每日进行摸排,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密切掌握、跟踪防疫情况,相关信息编制简报发送集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
株洲水务集团高度重视疫情防控信息摸排工作,要求全面准确、动态更新、每天汇报,并与社区取得联系,实现信息互通。从大年初一开始,值班人员建立信息台账,加强电话沟通,逐一进行登记,及时动态更新。
星沙水司严格执行外出报备、重点岗位人员监测、24小时通讯等应急保障制度。醴陵水司各股室按属地管理原则,全面动员,实行网格化筛查,每天对职工和亲属信息进行详细登记,并追踪监管,做到精准到户、精准到人。会同县供水公司对员工及亲属进行全面的排查,并要求公司员工每天汇报疫情期间的身体情况,对武汉返回会同县的公司员工亲属要求留家观察,公司副经理每天上门检查并作检查记录资料。
六、强化值班值守。疫情当前,各水司尽职履责,组织好应急防疫各项工作,做到防疫工作精心部署,防疫举措周密安排。
长沙水业集团春节值班工作安排调整为防疫值班安排,值班排表延续至长沙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结束。严格执行24小时在岗值班制度,集团调度中心全天值班值守,设置专用红色值班电话,切实做到“在岗、在位、在状态”,确保疫情防控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株洲水务集团严格执行在岗值班制度,各下属单位、分子公司加强值班值守,确保安全生产。排水公司经营班子每天带队进行值班巡检,各污水处理厂加大对关键设备、设施和工段的巡检和维护力度,每天准点向集团公司报告防控情况。
常德水司严格履行特护期值班制度,两个水厂加强值班值守,确保人员到岗到位。邵阳水司进一步落实应急值班责任,要求所有当班、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恪尽职守。公司领导多次到基层,了解供水生产、员工身体及情绪等情况;星沙供水公司严格落实靠前指挥、在岗在位的领导带班制度,主要负责同志全程待命,加强疫情期间值守。醴陵水司明确由公司主要领导带班值守,实行党政同责,公司领导班子及相关股室负责人取消春节休假,坚守岗位,并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全面进入战斗状态。
七、强化宣传报道。各水司注重舆论宣传,实时跟踪推送中央、省市及公司发布的防疫新闻和知识,多渠道、全方位引导员工坚定信心、正确应对,不传谣、不信谣,不恐慌、不制造恐慌,建立正确的疫情认知,树立科学、客观的防控理念。
长沙水业集团自1月下旬以来,在学习强国App、《湖南日报》、新湖南、红网、华声在线等宣传平台就疫情防控工作、供水保障工作发布报道14篇,营造了良好的公众形象。对内制作H5、易企秀等微信推送2期,强化先进报道,营造良好氛围。
株洲水务集团办公室及时制作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标语口号的横幅,并通过宣传展板、电子显示屏、知识板报、张贴公告、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自我防范意识,增强职工对疫情防控的信心。
常德水司在公司院内、水厂悬挂宣传横幅,更新宣传橱窗,印制了公司温馨防控提示宣传单,通过微信、广播、电子显示屏等形式全方位开展防控宣传,在公司大门口建立广播宣传站。
立春时节,春暖花开。疫情无情,人间有爱。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决策部署下,全国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能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在疫情防控斗争中众志成城、扎实工作,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经受住重大考验,早日打赢这场防控疫情的阻击战。
(省建设人力资源协会公用事业委员会 陈燕)
水电八局党委: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同步抓
“中央企业要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生产一线也是战“疫”前线,中国水电八局党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落实国资委各项部署,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在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中恪尽职守、冲锋在前、身先士卒,让党旗在防控疫情和复工复产第一线高高飘扬。
复工复产,大藤峡领跑一“轮”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务院172项重点工程之一,是广西“天字号”工程,在疫情防控期间正全面向蓄水发电目标稳步推进。
转轮吊装是发电前期的重要安装工程,它扮演着将水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桥梁角色。大藤峡7号机转轮,是一个“直径10.4米,高7.5米,起吊总重量960吨”的巨无霸,其单机容量在国内同类机型中排列首位,制造和安装难度极大。
转轮吊装期间,因受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影响,大量返场人员无法及时到位,对工程进度造成了严重影响。水电八局党委第一时间委派督导组入驻大藤峡,在做好疫情防控与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带领以党员干部为首的突击队向复工复产发起冲锋。
70余名共产党员、60余名共青团员、300余名农民工兄弟,携手并肩、众志成城,在高高飘扬的党旗下,铸成了一把攻城拔寨的利剑。
2月17日下午,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左岸厂房7号机转轮顺利吊装,为如期发电奠定了坚实基础,并作为我国水利行业有序复工复产的典型,登陆央视新闻联播。
(截至3月10日,大藤峡工程一期已正式下闸蓄水,正向3月31日投产发电目标全力迈进)
守护春天的奋斗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中国水电八局安徽长九项目党工委副书记鄢国建,把这句话深深地记于心、践于行,带领党员干部奋战在生产一线。
长九矿山,区域广、人手少,如何做好疫情全面有效防控?如何让员工不紧张?如何让当地居民放心?如何保障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按照池州政府部署,鄢国建和同志们这样应对:
在项目部建立有效防控机制,邀请当地村民对防疫工作进行实时监督,与当地村委联动,最大限度做好“封闭”“隔离”。分片区、画网格,成立防疫工作领导小组,每组不少于三人,落实责任,精确到人。与地方政府保持实时沟通,在岗与返岗人员信息动态更新。对在岗员工,加大宣传力度,强化防范意识,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对返岗员工,严把准入关,利用大数据平台,将信息精确到个人返岗地一公里。
经过这一层层的举措,员工和民众心里的石头也慢慢落了地。矿山的胶带机转起来了,工厂的预制件动起来了,码头的汽笛声响起来了,水电八局池州片区各个工点全面有序复工,一条绿色建筑产业链迎着春天的脚步再度焕发生机。
望着矿山营地飘扬的党旗,鄢国建许下诺言:“春天来临。等莺飞草长,带大家去踏青。”
“兵哥哥”的抗疫宝典
“认识要到位,干事要尽责,党员要带头。”中国水电八局江西九江项目的周丹,是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曾在驻港部队服役,期间还担任过副班长。日复一日的训练,成就了过硬的体格,也塑造了他硬核的执行力。
2月16日,为确保科学平稳复工复产,江西省取消对各类企业复工复产的批准手续。周丹所在的鹤问湖污水处理厂是九江市最大的污水厂,截至2020年5月前还有金结安装、进水尾水、装饰装修等重要工序。工期紧、任务重,防疫施工如何两手抓?
周丹组织项目党员干部成立防疫组,参照部队的严格规定执行:提前三天联系分包商拿到进场农民工花名册、健康证明、身份证信息,通过轨迹查询,进行第一轮筛查;入场时核对身份证、测量体温、防疫交底、房间隔离;入场后每天监督完成体温测量、安全防护……“对他们严格,是保护他们自己,也是在保护整个工地。”
截至2月25日,党员防疫组已经落实项目40名在岗员工的健康排查,帮助50多名农民工顺利返岗,协助10余名员工居家隔离,项目各项生产工作有序推进。
在当地的防疫巡查情况通报表中,水电八局项目防疫顽固性问题少、全员参与积极性高、进场资料齐全、卡口消毒严格细致,是防疫工作最为成熟的项目之一。
防控疫情和复工复产,是对每一名党员党性的考验。水电八局各级党组织迅速行动,有序组织防疫防控和复工复产各项工作,党员干部自觉返回岗位,坚守一线,发热发光:
长沙地铁6号线,党员干部与作业工人一起,悉心保养轨道。人民日报微信配文:谢谢你,每一个平凡的中国人。
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带领广大员工完成了2100吨的水轮机组转子吊装。
湖南邵阳老艾坪村,水电八局定点扶贫点,党员干部挨家挨户消毒防疫,帮助村民做好家庭养殖、春耕生产。
大洋彼岸,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科威特,党员干部四处奔走,采购防疫物资,送回国内抗疫和复工前线。
……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但共产党人的精神,凝聚在一起,足以踏山裂石。
(通讯员:水电八局 杨珂欣 郭利红 张旭梅)
高岭建设,“战”疫有我
临危受命:上级政府委托高岭建设承担长沙“小汤山”医院施工任务
鼠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在全国爆发。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湖南高岭建设集团临危受命,公司上下600多名管理干部、党员、施工人员、青年志愿者争分夺秒,自正月初二起,从早到晚,从黑夜到凌晨,在长沙“小汤山”医院的抗疫一线连续奋战十几个日夜,累计投入超过1500万元参加防疫项目建设,圆满完成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和开福区沙坪医院施工改造的紧急任务,用行动守护了长沙人民的幸福安康。
肩负使命: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维修改造项目
1月26日(正月初二)下午,湖南高岭建设集团接到长沙市委、市政府紧急通知,要求我公司3天内完成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长沙市第一医院北院)维修改造任务。当天下午,集团公司迅速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了以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为首的防疫领导小组,在工期紧、多地交通停运、组织难度大的艰难条件下,争分夺秒组织200多名管理干部、施工工人深入疫情防控一线。同一时间,防水、板材材料也陆续到达,门窗、铝合金迅速定制生产,水电、煤气、通讯等施工同时配套进场,现场施工有序进行。面对疫情,公司管理干部主动放弃休假,轮流在一线值班,调度班组和资源,落实施工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同时做好工人的防护指导,用3天时间完成了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600个床位、2500平方米板房、200平方米集装箱、6000-7000平方米综合楼的改建任务。在全国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高岭集团主动垫付建设资金,解决资金紧张难题,累计投入400万元人民币参加该项目建设,圆满完成施工任务。
高岭铁军:开福区沙坪医院装修改造任务
在春节3天时间完成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改造后,2月1日,长沙市人民政府召开紧急会议,专题研究应急备用医院有关工作。鉴于全市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形势严峻,经长沙市委、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紧急征用开福区沙坪医院(新院)作为应急备用医院。高岭集团作为该项目唯一的一家施工单位,迎难而上,众志成城,迅速组建了一支600余人的高效施工团队,继续负责开福区沙坪医院装修改造任务,共计面积6500㎡,包括58间标准住院病房和158个床位,建设工期为7天,投入1100万元人民币。目前,开福区沙坪医院改造项目已顺利完成安装改造,交付长沙市公共卫生中心,作为公共卫生中心抗击疫情的分院统筹使用。
(来源:高岭建设)
沙坪建设集团党委:坚守使命,践行责任
2020年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疫情爆发。面对疫情,沙坪建设集团党委坚决贯彻各级党委和政府主管部门的要求,积极组织,勇担重任,迅速行动,为打赢这场特殊的“攻坚战”做出了积极贡献。
临危受命,紧急援建防控疫情的医疗用房。1月28日,长沙市第一人民医院集团请求紧急支援抢建隔离病区。沙坪集团党委高度重视、立即响应,连夜召开电话会议,组建临时项目部,调集近100名工人、100余套防护服、400个医用口罩、10余台(套)大型机械设备,于1月29日上午进场,用了不到2天时间在与现有隔离区一墙之隔的工作面上抢建一栋新的隔离病区,为缓解医院隔离病区紧张、收治长沙发热重症患者、有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作出了重大贡献。2月8日,应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请求支援该院室内装饰装修,集团党委再次组建临时项目部,快速响应,第一时间从沙坪建设、沙坪装饰集结人力和物资,近50名技术工人在12小时内完成任务并交付使用。得到了湖南卫视、红网、省建筑业协会、省招投标协会等主流媒体和行业机关的关注报道。为抗击疫情提供强有力保障,集团将再次投入资金5000万元加快长沙市第一医院新住院大楼项目建设;调拨资金5000万元,用于石门县人民医院北扩工程医学教学楼、康复医院建设项目、长沙市轨道交通3号线、5号线等重点项目建设,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沙坪力量”。
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集团党委第一时间成立了由5名党员骨干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协助公司做好防疫防控工作。集团党员、全国劳动模范董志平第一时间报名加入所在小区党支部组织的志愿服务队伍,奔走在疫情一线,用暖心行动支援疫情防控,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关注和报道。各项目自发组织多名党员干部带头开展防疫工作,按照各地政府的要求,制定符合规范、符合实情的防疫方案,每日自发轮流值班,为员工发放熬制预防新冠病毒中药。2月15日下午,长沙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书记郑建新来到沙坪建设旗下弘坤房产公司开发的宜居莱茵城小区督导疫情防控工作,对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表示肯定,当得知业主志愿者中有多位为退休老党员时,对他们竖起了大拇指,并感谢他们“冲锋在前、担责尽责,抗击疫情,为小区作贡献。”
加强组织发动,全员担当携手抗疫。为有力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集团要求各分公司、各项目部明确工地开工时间、加强工地复工管理、加强从业人员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做好信息报送,切实遏制疫情传播扩散。组织多名优秀项目经理,组建抢建一医院新隔离病区、长沙市救治中心临时项目部,充分发挥沙坪人的模范带头作用。许多工人不惧危险,舍弃春节假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即胜。从疫情爆发初期,物业、商管、房产等多公司联合,共同在小区、社区范围内进行防疫措施,切实保障业主们的安全。为保障员工复工后的工作环境,集团党委组织物业在办公楼和项目部等场所,每天喷洒消毒液,并采用红外线测温仪对来往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切实保障员工安全。
克服困难,加快复工复产。在疫情防控的攻坚期,公司尽最大努力克服劳动力不足、材料短缺、运输紧张、流动人员管理压力大等困难,加快重要民生工程项目的复工复产。截至2月29日,已复工项目60余个,复工项目合同额逾80亿元,其余已具备复工条件的建设项目正在抓紧办理复工审批手续,将在最快时间内尽快复工。
2月19日上午,长沙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书记郑建新,副市长邱继兴,秘书长张能峰等领导对我司地铁三号线项目广生站复工生产及疫情防控情况进行现场检查,高度肯定了公司工作成绩,积极组织、主动作为,精心组织,克服困难,在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的前提下,有序、快速恢复施工。
积极组织发动捐款捐物,奉献企业爱心。疫情爆发以来,在集团党委的领导协调下,集团立即启动紧急专项资金调拨机制,抗击新型肺炎疫情。调拨资金10万元紧急采购一次性医用口罩5万只、N95型口罩1万只、体温检测仪1000余只,确保公司总部和各项目部的防疫物资需求。同时,向周边地区的贫困乡镇捐赠防护口罩、体温仪等防护物资价值100余万元,对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乡镇(社区)医院(卫生院)捐赠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物资近50万元。同时,各项目部自发在当地进行防疫物资捐赠,如怀化市强制隔离戒毒所项目向怀化市戒毒所捐赠口罩6000个,以解防护之急。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毅然前行。尽管受疫情影响,项目复工、酒店开业等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沙坪建设党委将持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筑牢严防严控、守土有责的坚固防线,全力以赴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沙坪力量”。
(来源:沙坪建设)
湖南大学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湖南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落实湖南省委和教育部工作要求,切实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学校当前头等大事来抓,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完善防控机制,落实防控举措,确保广大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加强防控工作部署,树好“一面旗”。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设综合协调、医疗保障、学生管理、教职工工作、教育教学、科技攻关、涉外工作、后勤保障、校园管控、宣传教育、监督检查等12个专项工作组,协调有序开展各项工作。先后印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延迟开学有关工作等多个通知,多部门协同联动,全面筑牢学校疫情防线。研究制定开学工作预案,广泛开展线上教学服务;部署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招生考试、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毕业生就业等工作,设置“线上招聘”专栏,提供“云宣讲”服务;启动新冠肺炎应急专项,发挥学科优势开展疫情科研攻关。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校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坚持在岗带班值班、靠前指挥;各级领导干部落实一线规则,深入校门、食堂、宿舍等重点部位履职尽责,切实做好现场协调、师生慰问等工作;校医院等单位在一线设立党员示范岗和先锋窗口,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疫情防控中的旗帜作用,筑起“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坚强防线。
完善联防联控机制,织好“一张网”。健全防控责任体系,建立领导有力、组织严密、反应迅速的防控工作机制,加强联防联控,各专项小组和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有序开展疫情防控组织协调、信息统计、宣传教育、物资发放、后勤保障等工作,协同做好防疫排查、群防群治。各二级单位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制定本单位疫情防控预案,压实工作责任。开发“疫情防控和健康监测系统”,推行全校师生健康“日打卡”制度,建立重点师生、留校师生、全体师生台账,全面摸排并掌握全校师生员工寒假期间行程和健康状况。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做好疫情信息排查报送和预警防控。严明工作纪律,学校纪委开展监督检查,以严格政治监督推动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加强与属地政府及卫生、疾控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专业指导,共同做好防控工作。
密切关注师生健康,筑好“一道墙”。强化分类管理,做好留校学生管理、健康监测、心理支持等工作,为留校学生提供送餐服务。加强对离校学生的防控知识普及与健康教育,印发专门通知并进行电话沟通,将延期开学安排通知到每一位学生,要求全体学生不得提前返校。充分发挥班主任、辅导员、研究生导师作用,实施“一对一”联系学生制度,密切关注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对防控重点地区以及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学生加强关心关爱和防控指导。启动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专项补助,及时摸排、核实因疫情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情况并落实帮扶资金。多方联络慰问在武汉居住和武汉返校人员,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加强对全校师生的健康防护教育和宣传引导,严格落实疫情信息发布制度,组织学生用漫画、视频等形式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引导师生理性认识疫情,号召师生做好科学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严格校园安全管理,守好“一方田”。严格进出校园管理,针对学校无围墙开放式校园的特殊情况,实行分片区出入口管制,强化车辆人员管控,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登记、体温检测等措施,确保入校人员体温检测合格。禁止所有外来车辆进入校园,严格流动人口排查。建立学生园区联系片区制度,落实园区中心、片区、岗位三级防控责任,严把园区和宿舍大门。暂停开放图书馆、体育馆、游泳馆等公共场馆,暂停举办集中性会议和聚集性活动。设置废旧口罩回收点,制定学校消毒、通风工作方案,每日对宿舍、食堂、办公楼等公共区域进行全面消毒,建立电梯、洗衣机、门禁等公共设施消毒台账,规范消毒液和医用酒精使用保管。加强假期开放食堂的精细管理,确保留校师生饮食保障和安全。强化疫情应急保障,做好工作预案,完成校医院隔离病房及学生公寓隔离寝室改造准备;组织校医院医护人员开展疫情处置演练,推动医务人员熟练掌握相关工作流程,提升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全力做好口罩、医疗设备、消毒药品等物资采购和准备工作,为疫情防控提供物资保障。
(湖南大学 李峥)
爱的温暖和力量(抗疫一线的故事)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长江浩荡,暮霭沉沉。夜色一点一点漫了过来,笼罩在武汉上空。
月亮仿佛也戴上了口罩,只露出小半张脸,注视着这里的街市。四处霓虹闪烁,却鲜有人语——入夜的武汉,本是一座人声鼎沸、红透天际的不夜城啊。
防护服。口罩。手套。全副武装之后,我走到路口,郑能量已等在路边。
坐上车,先给我喷洒一遍酒精。这是他的“标准流程”。他说,既要对乘车人负责,也要对自己负责。
郑能量长得高瘦,戴副眼镜。这个“九〇后”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斯文,但也显得老成持重,让人放心。
我们都来自湖南,天然的地域认同感很快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接下来的几天,我边采访他,边跟着他做志愿者。
后排座椅上堆满了盒饭。“现在晚上7点多了,给人送饭去?”我看了看时间。
“爱心人士赞助了一百五十份盒饭,刚刚装上车,后备箱还有。”
郑能量的电话铃声响起。“您好!请问是郑大哥吗?”是个怯怯的女孩声音。
“欸,是的。我是郑能量,请问您有什么需要?”这是他接电话的标准答复,有求必应,铿锵有力。
“听说您那里有饭提供是吧?能否送一点给我?谢谢您!”
“没问题,我的手机号就是微信号,你加我微信发送定位,马上给你送过来。”
一口气开到约定地点,见面聊了才知道,打电话的小张是名大学生,放了寒假,告别父母来武汉陪外婆过年,住在硚口区荣华街道办事处的建国社区。小张告诉我,她外婆平时都是一个人独居,这次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正在住院治疗。
“那你就是密切接触者,你的身体怎么样?”我一边从车上给她拿盒饭一边问。
“我被隔离观察了十四天,没有症状就回家了,可回到外婆的房子里就犯了难,我在武汉没有熟人,家里吃的都耗尽了,我又不熟悉环境,不敢随便出门。刚刚在网上看到郑能量发布的信息,就马上打电话求助了。”小张很有礼貌,语气也很平静,但我听出了她的无奈。
郑能量说:“一定保护好自己,以后有什么困难就给我打电话,我会帮你想办法的,我电话二十四小时在线。”小张连声道谢,我们看着她单薄的身影消失在楼道的转角。
郑能量的手机还在不断响起。晚上8点多,还有很多人没吃饭,有些是跟郑能量一样的志愿者,一直忙着没空吃饭,有些像小张这样的,家里面没有存粮了。
送完盒饭,又要赶往南京路上的武汉市中心医院,送一批爱心物资。还有下午刚接收的四千箱羊奶,河南商会爱心企业捐助的,近期都要送达各个医院和社区。郑能量要计划一下接下来的物资发放工作。
“要不先送你回去休息吧?”
“说好了,今天跟你并肩战斗到底,你什么时候收工,我什么时候回去。”
“我要再等等,晚上怕有人要用车。”
“那就一起等!”
电话骤然响起,果然有人求助。
已经是半夜12点。郑能量发车启动、导航设置一气呵成。
雨后的街道沉默而冷寂,湿漉漉,空荡荡。郑能量的白色小车飞驰在宽阔的楚雄大道上,目的地是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那里有两位老人等着回家。
求助者说,她九十岁的奶奶低烧,父亲带着奶奶去省中医院光谷院区做进一步检查,医院CT检查和咽拭子检查均已排除新冠肺炎感染。去的时候是白天,社区安排了车辆,等一切都检查完了,天已经很晚了,社区有限的几辆小车,又正奔波于运送新发现患者的路上,一时半会赶不过来。两个老人在医院门口等了很久,始终打不到车。他父亲叫李在轩,家住洪山区纺机社区中南宿舍。
赶到医院,果然见到两位老人。见我们来了,李在轩立即声明,小伙子请放心,我们都没有感染新冠肺炎。
“没事的,大爷,我来接你们回家!”郑能量搀扶着老太太上车。看着颤颤巍巍的老人,我的内心无法平静,在这个雨夜的武汉,我看见了人类面对病魔的顽强,也感受到驱散寒冷的温暖。
李在轩千恩万谢的话语洒满了他回家的路。
“大爷,没事的。”郑能量说得风轻云淡。
平安抵达。李在轩扶着母亲下车,临走时将几百元钱卷成卷,丢在车座椅上。郑能量赶紧还给老人:“我们志愿者是不收钱的,收钱的话那还出来干什么了?”
“小伙子,好人一生平安!”老人频频拱手作揖。或许在他心里,再多感谢的话都显得无力,只能用这种传统的礼仪表达谢意。
告别老人,郑能量说,两点了,应该没有什么人用车了,今天收工吧。
他觉得他做的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我说,放在平时,这些事情可能随便一个电话就能解决,但是放在此时此地,那就是雪中送炭,救人于危难之间。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从到武汉那天算起,郑能量奔波的日常叠加起来,已将近一个半月,他那辆悬挂长沙牌照的小车,已经跑遍了武汉的大街小巷。
是的,郑能量是一位逆行者,他和那几万援助湖北医疗队的白衣战士一样,从外省逆行而来,顶着风和雨,带着光和热。
1月23日,武汉实行交通管制。
“关闭所有离汉通道?”郑能量把新闻看了一遍又一遍。
郑能量的家在长沙雨花区桔园小区,紧挨着京广铁路,他小时候总是枕着列车“哐当、哐当”的声音入眠。列车的声响把他的梦想也带到了远方。他说,京广线把长沙和武汉连在一起,两座城市,就是俩兄弟。
这个特殊的时候,郑能量希望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安顿好患病的母亲,告别外婆和舅舅,他要北上武汉。
“我郑能量志愿进入武汉做志愿者,自愿接受最脏最累的一切任务,这是我的选择,也是我的社会责任……我不怕死,只怕今生有憾。”郑能量发这条朋友圈时,是1月25日17点55分。
1月25日,大年初一,长沙微雨蒙蒙。19点40分,郑能量开着一辆刚买两年的小车,正式出征武汉。到达武汉市区,已是大年初二的凌晨,街头空空荡荡,不时有救护车疾驰而过。郑能量的心头也空空荡荡,不禁生出酸楚。
无处落脚,找一个避风的立交桥下停好车,他在车里度过了到武汉的第一个夜晚,难眠又难忘。
天亮后,他开始到市区各大医院踩点、熟悉路线,同时在网络上公开发布声明:谁要用车,随喊随到。义务帮助有需要的市民出行、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运送医疗物资、分配各地援助的生活物资……这些都是郑能量布置给自己的任务。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我只想回报社会,我就是来报恩的。”郑能量跟我说,他小时候家庭贫困,跟身患重病的母亲和外婆相依为命。雨花区民政部门、雨花亭街道和所在社区对他们一家帮助很大,特别是读大学那几年,更是靠着政府和社会各界源源不断的资助,才得以完成学业。郑能量本科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他说,学校的奖助学金、老师的情、同学的义、家人的恩,那么多的温暖和真情,他无以为报,这次来武汉就是来回报社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郑能量原名叫“郑郑”,大三那年,他觉得社会各界给予他的关怀太多,毅然把名字改为“郑能量”,取“正能量”之意,希望自己能帮助更多的人。
“你天天在武汉做志愿者,工作怎么办?现在湖北之外,很多地方都复工复产了。”我问他。这是目前比较现实的问题。
“我们单位对我在武汉做志愿者非常支持,而且还积极筹集了物资援助武汉,由我在两头做衔接。”郑能量的眼里闪着光。
随同物资而来的,还有一封亲笔信。他掏出一张纸,展开了递到我面前。
“你是湖南建工三万员工的榜样!我们是你坚强的后盾!……盼你早日凯旋!”2月11日,湖南建工集团党委书记给郑能量手写了一封信,为他加油鼓劲。
志同者,道合
郑能量到武汉后,先是一个人、一台车,再是一群人、一个车队。
他最早加入的是“武汉抗疫公益志愿者联盟123志愿车队”,在抗疫志愿者联盟司机群里,他接受各种任务安排,从不推诿。
郑能量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天接到一个小女孩的求助,她妈妈疑似感染新冠肺炎,需要去医院检查。但是,她妈妈又是癌症患者,一直在做化疗,情况比较危险。如何面对这种高度疑似患者,一开始车队志愿者都没经验,一时没人敢接送。郑能量下意识地犹豫了一下,选择接下这个任务。
“如果我拒绝,她妈妈该怎么办呢,而且她一家人都可能被传染。”
“这样与疑似患者频繁接触,被感染的风险相当高,你害怕过吗?”我问他。
“开始的时候,真是有些恐惧的,但是事情那么多,渐渐就没有时间去害怕了,有的只是着急,还有心痛。但是,我还是会做好防护,保护好自己。”
他们车队的志愿者有时互称队友,有时也喊战友。他们说,这是战时状态,他们是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互相照应,守望相助,共同战疫。
郑能量有一个并肩战斗时间最久的铁杆战友——胡恒兵。在一家汽车修理店,我见到了胡恒兵,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忠厚踏实,个子不高,但很健壮。
四十岁的胡恒兵是吊锅餐厅的老板兼厨师,做了半辈子鄂菜,最拿手的就是吊锅。在他的记忆里,武汉的冬天很冷,江风一起,人们喜欢钻进馆子,点个吊锅埋头吃一顿。
但这个冬天,却沉寂了。
胡恒兵原本打算1月23日回大冶老家,却因为疫情留在了武汉。他的手机频繁推送着疫情的消息,他看到,有一些前线的医护人员有时忙得连饭都吃不上。
“有种说不出来的心酸。”胡恒兵跟我说,作为一名厨师,他向来把吃饭看得很重,总不能让冲锋在一线的医护人员饿肚子吧?没吃饱怎么打仗啊。胡恒兵当即联系了七个同行,一起去支援医院食堂,给医护人员做饭。
他们第一天做了五百七十份盒饭,两荤两素,全部用保温袋包住、消毒,再分给医院的病区、科室。
医院食堂运转正常之后,胡恒兵转移服务重心,跟郑能量一样,开车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再后来又经常帮忙转运各种物资。
胡恒兵经历坎坷。他说,在这样的疫情面前,做一点就算一点,那么多事,都不去做,谁做呢?
志同者,道合。跟郑能量走在同一条道上的还有来自河北保定的魏飞。
魏飞今年五十三岁,是一名退役军人,在保定市开一家小公司。武汉疫情发生后,魏飞一直干着急,想出点力又不知道干点啥,直到从网上看到郑能量“逆行”的故事,仿佛被点醒了,也下决心来武汉做志愿者。
在他们的住处,我见到了魏飞,一个随和忠厚的北方汉子。“不敢跟父母说来武汉的事,只跟爱人商量了一下,她知道我在家里天天为武汉的疫情发愁,所以很支持我的决定。”魏飞说。
魏飞特意从家里开来一辆面包车。他说,面包车运物资最实用,他以前在部队是装甲兵,最拿手的就是开车。从保定到武汉,一千一百多公里,他开了十五个小时。
魏飞还说,人活着,总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是啊,他们是一群心怀共同理想信念的人,如今汇聚在武汉做同一件有意义的事。
德不孤,必有邻
在武汉一个多月,郑能量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化,他也从居无定所,到有了固定的大本营。
先是睡在桥下的车里,后来在好心人提供的健身房,如今郑能量和胡恒兵、魏飞他们住在一起,是爱心人士免费提供给他们的一套公寓。住宿稳定,他们就能集中更多精力去战斗。
各个志愿者车队也在进行整合。郑能量、胡恒兵、魏飞他们现在的车队叫“武汉007救援车队”。郑能量带我到武昌区和平大道的一个小区,在那里我见到了救援车队队长蒋镓淇。郑能量笑着说,这个大姐是他们车队的灵魂人物。
“还大姐呢,你刚来的时候看到我可是喊大哥。”蒋镓淇想起这事就会发笑。她说,郑能量好逗,因为都戴着口罩,穿着防护服,看到她是短发,就以为她是男的。
三十五岁的蒋镓淇,一身透着干练。她一边给郑能量盛饭,一边说他有口福。“今天车队一个小伙伴生日,小区业主爱心群里,有爱心人士特意煮了牛肉炖胡萝卜火锅。”
蒋镓淇说,小区里面有一批爱心人士,看到这些志愿者天天在外面奔忙,就主动拉了一个业主爱心群,整合力量给志愿者车队提供部分后勤保障,志愿者想吃什么菜,都尽量满足。菜做好之后放在各自家门口,通知志愿者去取,也不用打照面,避免接触。
“有一件事让我非常感动,不记得是谁说想吃饺子,于是部分爱心业主就马上行动起来,东家出肉,西家出饺子皮,南家出胡萝卜,北家出手艺,连饮料都有人给配齐了。我们将那顿饺子称为‘百家饭’,也是我吃过最难忘的一顿饺子。”
蒋镓淇出生于医生世家,对病毒的认识更加理性,对车队每一位战友都关心爱护。她说,郑能量实在太拼了,一天二十四小时待命,好像不用睡觉似的,有单就抢着接。我们怕他身体吃不消,还会强制他去休息。
“这种被人关怀的踏实,是我的铠甲、我的装备。”郑能量放下碗筷,抬起头说了一句。
是啊,爱和温暖,从来都是互通的。他的逆行北上给武汉带来了正能量,武汉人民也还他以异乡的温暖。
1月28日,郑能量送中部战区总医院一位护士上班,护士说你们志愿者太辛苦了,从包里拿出一个鸡蛋递给他,嘱咐他补充营养,抵抗力才会更好,并提出拍张合影留念。那是郑能量到武汉之后第一次跟人合影。护士给他微信留言说:“永远记得我们一起抗击疫情。”
郑能量说,有太多的好心人加自己的微信,一上来连话都没说就给他转钱,让他备感惶恐。有个名叫“利哥”的微信好友,一上来就给郑能量转账“666”元,祈盼他平安。
“我谨对利哥和所有人表示深深的感谢,但钱我一定不会接。”这是郑能量的心声。
在武汉的日子,有护士送给他口罩和酒精,有爱心人士送来水果和牛奶,有大爷送来面包,还有热心市民端来热腾腾的馄饨……郑能量的行动感动着武汉市民,武汉市民也感动着年轻的郑能量。
郑能量说,一个人的能量即使再大,在这场疫情面前都是那么微不足道,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挺身而出,尽力而为,出一分力,发一分光,汇集在一起的能量就可以是无穷大,就足以彻底消灭病毒,打赢这场人民战争。
夜色浓重。深夜两点,在这座英雄辈出的城市街头,我与郑能量道别,看着他的车渐行渐远。那尾灯一点一点变得模糊,最终融进整片暖黄的路灯中。
(来源:人民日报)
地址:长沙市雨花区高升路268号和馨佳园5栋202室 电话:0731-88950526 传 真:0731-89676270 邮编:410116 电子邮箱:35163169@qq.com |
报:住房城乡建设部相关司处、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兄弟省市住房城乡建设厅人教(科技)处、本省住建厅及相关厅局 送:各市州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部分兄弟省市建设教育(人力资源)协会(培训中心)、省建设人力资源协会各团体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