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新闻快报

砌墙砌进了“世界杯”

2016/5/4 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泥瓦工 邹彬 点击:11462

  

    我是一个从贫困山区走出来的“95后”、中建五局的一名“新生代农民工”。
    今天,我能够很荣幸地在这里向大家汇报和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是因为我有一手“砌墙”的绝活:2015年3月,我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区砌筑项目选拔赛中夺得冠军;2015年4月,在新西兰举办的大洋洲技能大赛上,我代表中国拿到了一枚砌筑项目银牌;4个月后,作为中国砌筑项目的唯一代表,我赴巴西参加享有“青年技能奥林匹克”之称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并抱得“优胜奖”归来。
    两年前,我参加中建五局组织的“超英杯”砌筑技能比赛。连我自己也没有想到,在五局这样一个高手如云的企业,我居然能获得这次比赛的冠军,成为“少年技术派”的头号种子选手。大家可能想不到,当时站在领奖台上的时候,我的心情是多么激动。我连初中都没有念完,在此之前从没得到过一张奖状,却一下子拿到了“高大上”的技能比武获奖证书……
    在随后举行的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区砌筑项目的选拔赛上,我从全国21支队伍的150名选手中脱颖而出,从“5进2”,到“2进1”,我都是第一名。当时就感觉上学时没拿过的奖状,这下全都补回来了。
    很多人都会诧异我今天的变化。刚刚入行时,我最初连根据图纸找出各部分几何关系都不会,更别说复杂几何计算。我怎么能一再夺冠,砌墙砌进了“世界杯”?中建五局工程师周果林曾经这样说:“邹彬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扎实的基本功。”对于这一点,我的体会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别看我现在才 20岁,砌墙的基础来源于父亲的指导,初中没读完,我就背上铺盖卷,跟随父亲到各个工地学艺。由于年龄不大,很多老板都拒收我,我很多次偷偷溜进工地,看父亲和他的工友们砌墙。正是因为这种历练,我便有了一些别人没有的技能:一面12平方米的墙,别人要砌一天,我只要半天。更重要的是,我砌的墙,横纵两向的缝隙都能控制在1厘米的标准之内,砖面清清澈澈,不沾水泥。
    但我砌筑技能的真正提升得益于在长沙建校15个月的集训。我每天对照图纸,拆了砌,砌了拆,如此反复。
    比赛是按图纸砌墙,尺寸、水平度,垂直度、对齐、细节五个方面都有精确的数据要求,完成的产品,与其说是一堵墙,还不如称之为“艺术品”,完全超出了我们平常对墙的认知。为弥补理论知识的不足,学校特批招我入学,专门安排数学和识图老师指导我。
    最近大家都在说“工匠精神”,说是不能把工作仅仅看成是赚钱,而是要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用心打磨、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这个道理很接地气。我相信,在我们千千万万建筑工匠勤劳而智慧的双手中,高楼会出精品,城镇会更精美,“中国梦”会更精彩。

(湖南日报记者  邹靖方  陈昂  整理)
来源于湖南日报2016年4月30日


打印|关闭

1.611328E-02